常言道:君子愛財,取之有道。劉彥斌又加了一句,君子愛財,更當治之有道。
這里說的“取”,就是掙錢,所說的“治”,就是理財。劉彥斌認為,理財就是以“管錢”為中心,抓好攢錢、生錢、護錢三個環(huán)節(jié),同時這三個環(huán)節(jié)也是理財?shù)娜齻€原則,通過管好現(xiàn)在和未來的現(xiàn)金流,讓資產(chǎn)在保值的基礎上實現(xiàn)穩(wěn)步、持續(xù)的增值,使自己兜里什么時候都有錢花。
“青年人理財首先要做的就是攢錢。”作為《理財規(guī)劃師國家職業(yè)標準》創(chuàng)始人,現(xiàn)任國家職業(yè)技能鑒定專家委員會委員、理財規(guī)劃師專業(yè)委員會秘書長的劉彥斌快人快語,談話剛開始就直接給了記者答案。
然而,這句話聽起來簡單,但其背后的道理卻不簡單,這是劉彥斌多年理財規(guī)劃經(jīng)驗的總結(jié)?!笆杖胧呛恿?,財富是水庫,花出去的錢就是流出去的水,所謂理財就是管好自家的水庫,開源節(jié)流。要想讓水庫中的水量不斷增多,節(jié)流是其中的一個重要手段。量入為出是理財?shù)牡谝灰獎?,是理財?shù)幕A。養(yǎng)成儲蓄的習慣是邁出理財?shù)牡谝徊?。”這些話劉彥斌在很多場合都說過,已經(jīng)成了“劉氏語錄”。
“不要讓債務纏你一生”
拿著明天的錢過今天看似幸福的生活,其中冷暖只有當事人自知。
韓磊(化名)大學畢業(yè)兩年后,在北京四環(huán)外就買了房,緊接著又通過信用卡貸款買了車。他并沒有殷實的家境來支持,都是從銀行貸款、親朋好友借款實現(xiàn)的,在外人看來,才走入社會幾年,就在北京有了房、有了車,是件很讓人羨慕的事情。
但是對于韓磊而言,現(xiàn)在只覺苦不堪言,每個月都要為還款算了再算,不得不節(jié)衣縮食。 “為了省錢,斷掉了和朋友、同事共同吃飯、玩樂等社交活動,很快就成了孤家寡人,人家認為我太摳門兒、不好交往?!弊钭岉n磊擔憂的是,這已經(jīng)影響到自己未來的職業(yè)發(fā)展,為了應付沉重的還款負擔,韓磊有些心力交瘁,工作上不斷出現(xiàn)一些瑕疵,甚至影響到他對自己未來的職業(yè)規(guī)劃。
現(xiàn)在,為了能讓韓磊早日擺脫沉重的財務負擔,他已退休的父母開始擺攤賣早點,希望能助韓磊一臂之力。
對此,劉彥斌很不贊同?!笆苌鐣h(huán)境影響,有些人年紀輕輕就超出自己的財務能力去買房買車,讓自己早早成為房奴和車奴,過度消費讓他們背上了沉重的財務負擔?!眲┍笳J為,中國的年輕人喜歡和西方比較,提前透支生活,但是中國社會從經(jīng)濟發(fā)展程度和社會保障制度的健全程度來看,和西方國家是不可比的,基于此,劉彥斌反對青年人過早使用信用卡,“信用卡是讓年輕人沖動消費的罪魁禍首?!?
劉彥斌還認為,35歲至40歲是夯實事業(yè)基礎的時期,要談享受生活至少是40歲之后的事情?!?5歲之前的年輕人正是事業(yè)上打基礎的時期,我認為35歲以下年輕人是不應該貸款去買房子買車的,不要讓債務纏你一生?!眲┍笳f。
要做“延遲族”
在年輕人群中,月光族者眾多,有時候到月底甚至面臨無錢可花的窘迫境地,更別提理財了。
對此,劉彥斌希望青年人自覺養(yǎng)成一種習慣,自覺地強制自己儲蓄,哪怕一開始是不自覺的,時間長了就變成了一種習慣。對很多的年輕人、特別是“月光族”來說,這是邁出理財?shù)牡谝徊?。“我建議年輕人要當‘延遲族’。”他說。
因為無論什么人,如果不是含著金鑰匙出生,一輩子要過上美好的、幸福的生活,必須在年輕的時候克制自己的消費欲望,做出必要的犧牲。很多年輕人說:年輕的時候正是最美好的人生時光,這個時候不享受,等年老時再享受就晚了。其實,這是年輕人對幸福生活理解上的誤區(qū)。
什么是一個人真正幸福的時候?“我認為一個人晚年的幸福才是真正的幸福。年輕時花錢無度就會透支掉晚年的幸福,甚至會造成晚年的不幸。我們看到很多老年人,他們晚年時過著不是很富裕的生活,他們都很后悔自己年輕時沒有積累養(yǎng)老的錢。”因此,為了晚年的幸福,就應該在年輕的時候養(yǎng)成好的消費習慣,千萬不要把晚年的幸福都透支掉?,F(xiàn)在很多年輕人互相攀比,過度超前消費,競相購買高檔消費品,這些錢很可能就是他們晚年時需要的,到晚年缺少養(yǎng)老金的時候,才知道生活是多么凄涼。為了晚年的幸福,在年輕的時候就應該去學習做“延遲族”,延后滿足自己的消費欲望。
改掉“月光”的習慣并非說說那么簡單。
劉彥斌建議年輕人要有計劃消費的習慣和記賬的習慣?!氨热缑看蔚匠匈徫飼r,把想買的東西寫在單子上,不在單子上的東西不買,長久下來,可省下很多不必要花費的錢。至于記賬的作用,就是要讓你知道你的錢都是如何流出去的。”
理財三原則
常言道:君子愛財,取之有道。劉彥斌又加了一句,君子愛財,更當治之有道。
這里說的“取”,就是掙錢,所說的“治”,就是理財。劉彥斌認為,理財就是以“管錢”為中心,抓好攢錢、生錢、護錢三個環(huán)節(jié),同時這三個環(huán)節(jié)也是理財?shù)娜齻€原則,通過管好現(xiàn)在和未來的現(xiàn)金流,讓資產(chǎn)在保值的基礎上實現(xiàn)穩(wěn)步、持續(xù)的增值,使自己兜里什么時候都有錢花。
其中攢錢是理財?shù)牡谝徊?,而且一定要從年輕時期開始、從小事做起?!笆〈箦X和省小錢一樣重要,我覺得省大錢是一種智慧,省小錢是一種習慣,不能省小錢的人就不能省大錢,所以省小錢也是非常非常重要的。”
生錢即指投資,年輕人因為年輕有機會,心臟承受能力強,可除了應急資金之外,適當做些風險投資,比如股票和基金,在年輕時候一定要學會投資。
護錢,就是要保護錢不要讓它流失。比如買保險,具體如大病保險、住院保險和意外傷害保險等。
對于理財來說,沒有一個絕對的比例,劉彥斌建議錢要分成三部分:流動資金要放夠家里6個月到一年的生活費,用來應付一些突發(fā)事件,這部分錢是不能用來投資的,要放在銀行活期,或做短期理財,或買貨幣基金,也就是中國人常講的“手中有糧,心中不慌”;第二部分叫保命錢,放3~5年生活費,買國債、社會養(yǎng)老保險、商業(yè)保險中儲蓄型的,就是說可以保本的;第三部分,5~10年不用的才可以用作投資股票、股票型基金、平衡型基金等。
| 上一篇:王群航:迷你基金怎么回事 |
| 下一篇:市場大跌時最應該抓住什么? |